风档磨耗板是铁路列车风档下的磨耗板,防止风档磨损和生锈。
铁路客车风档设计技术是列车编组中车端钩缓、制动、电气和风档四大连接技术之一,风档也是铁路客车装备的重要部件。
风档安装于车辆的端部相邻两车厢的连接处,使两车厢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道。
风档是连接铁路客车两车厢之间旅客进出的通道,具有良好的纵向伸缩性和横向、垂向的柔性,以适应车辆运行中振动和 通过曲线、道岔的要求。使乘客可以 舒适地在车辆之间自由走动,风档起到了车端连接、密封、隔热、隔声和 保护作用,营造一个正常、舒适的乘车环境。
随着我国铁路客车的高速发展,风档设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,风档的形式经过不断改进,其性能有了明显提高。来风档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:铁风档(→铁风档)→橡胶风档→密封式折棚风档→密封式胶囊风档→双包风档。
我国铁路客车常用风档形式有以下四种:
a) 铁风档;
b) 橡胶风档;
c) 密封式折棚风档;
d) 密封式胶囊风档;
1.铁风档
应用:铁风档广泛应用在22型客车和早期的25型客车上。
结构:主要由下部缓冲装置、风档弹簧、风档板弹簧座、弹簧座磨耗板、内框、风档胶板等组成。
特点:该型风档主要特点为结构、制造工艺简单,车辆之间连挂、方便、纵向伸缩性好,易于维修,能适应车辆的通过曲线和缓冲振动,运行平稳性好。
缺点:
a) 气密性差。风档连挂后,其接触面在运行时的错动间隙造成车内与外界相通,风、沙、雨、雪、尘埃杂物极易侵入车内,特别是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,列车会车或通过隧道时的车内外气压波动较大,降低了旅客乘车的舒适性。
b) 隔声性差。由于气密性差,风档间隙大,车辆运行时的噪声直接传入车内。
c) 风档装置本身产生噪声。包括风档面板间的摩擦声,渡板间摩擦、撞击声,缓冲杆与缓冲座间的摩擦、撞击声等。
d) 铁风档隔热性差。由于风档主要由钢板制造,极易传递热量,铁风档连挂处的温度几乎与外界相同。
e) 性差。由于风档连挂后,带有错动间隙的摩擦面边缘均裸露在车内,容易挤手碰脚,对旅客造成人身伤害。由于铁风档面板较窄,错动间隙较大,曾发生过两风档面板相互切入,造成面板变形、缓冲杆弯曲的现象,危及行车 。
f) 重量较大,美观性差。
g) 曲线通过性能差。
风档是铁风档的改进型,在铁风档的风档板、缓冲板表面敷贴磨耗板;以 风档的、降低噪音。
由于铁风档有著多不足,在原22型和早期的25型客车上仍保持使用,但在新造铁路客车上已不再采用。
2.橡胶风档
a) 标准:橡胶风档应符合《TB/T 2948-1999 铁道机客车橡胶风档技术条件》的相关规定。
b) 应用:橡胶风档主要用于25B及25G型客车及22型翻新改造车。
c) 结构:橡胶风档主要有左右立橡胶囊、横橡胶囊及 板等组成,主要是为解决铁风档噪声大、磨损及腐蚀严重等问题而研制的。
3.密封式折棚风档(单层)
a) 标准:密封式折棚风档须符合《TB/T 3094-2004 铁道客车折棚式风档》的相关规定。
b) 应用:主要用于25K、25T型客车上。
c) 结构:基本结构由折棚、连接架、拉杆、四连杆式渡板、挂钩、板簧、锁盒等组成。密封式折棚风档结构示意图见图2所示。此风档是在德国ICE风档的基础上研制的,主要是解决客车提速后灰尘从通过台缝隙进入车内。
d) 特点:该风档与橡胶风档相比,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,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列车连接处噪音大、灰尘多、气密性差以及保温、隔热不良等问题, 了列车的曲线通过性能。但该风档取消了缓冲座,即取消了两车辆之间的阻尼,列车动力学性能和运行平稳性差。使用该风档时,在风档上部增加了车端阻尼装置。
4.密封式胶囊风档
a) 应用:先锋号动车组使用此风档。
b) 结构:此风档是在日本高速风档的基础上研制的,主要由内外连接框、中间半圆形胶囊、内装饰板、摇动式渡板等组成。
c) 特点:
提高了乘客通过的 性。由于采用内饰板及新结构渡板,避免乘客挤伤手脚现象的发生;具有良好的气密性。风、雨、雪、沙尘不能侵入,同时防噪声效果提高,使乘客乘坐舒适性提高;过道美观。内饰板选择合适的贴面,可以实现与客室同色调;可圆滑地过渡列车走行时发生的两车之间的错动;有 的纵向、横向阻尼。
d) 缺点:制造工艺复杂,车辆间连挂较困难,通过小半径曲线性能差。